<strong id="pbi5h"><code id="pbi5h"></code></strong>
  • <rp id="pbi5h"></rp>

  • <dd id="pbi5h"></dd>

      <span id="pbi5h"></span>
    1. <rp id="pbi5h"></rp>

      1. 新華網天津 > 正文
        2023 01/18 11:19:38來源: 瞭望 2023年第3期

        “土”里長出鄉村振興帶頭人,天津這樣做

        2023-01-18 11:19:38    來源: 瞭望 2023年第3期
        字體:
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  擔任天津寶坻區史各莊鎮朱楊莊村“一肩挑”的吳柏(中)與村民交流蔬菜種植技術 受訪對象供圖

          ?“他們是‘土’里長出來的,不是用‘營養液’喂出來的,歷經風雨考驗,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?!?/font>

          ?在2021年天津市村級組織換屆中,農村信訪量從2018年換屆的1199件降至180件,降幅約85%

          ?這支經過農村基層一線歷練成長,懂農業、知農村、愛農民的干部隊伍,在以后的工作中,無論是制定涉農政策還是處理“三農”問題,都會更符合基層實際、更貼近群眾需求、更看重真抓實干

          文?|《瞭望》新聞周刊記者?王建華?毛振華?黃江林

          “小時候,爸媽告訴我,長大后別回農村了?!痹谶|寧農村長大的李廣丞并沒有聽從長輩的勸告。大學畢業后,他來到天津市寧河區東棘坨鎮毛毛匠村,成為一名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,在他鄉的農村土地扎下了根。

          李廣丞是天津首批招錄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。初到毛毛匠村,除了用信息化手段做好黨務工作,他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挨家挨戶走訪上,詳細了解村民所思所想,并據此制訂任務清單供村“兩委”研究解決。由于熟悉農村、工作有方,工作僅3年,他就成長為寧河區俵口鎮副鎮長。

          為破解基層黨建力量薄弱、鄉村干部年齡偏大、知識結構老化等問題,天津市自2018年起連續5年面向全國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,派駐到鄉村基層治理最前沿工作,培養出一批知識水平高、發展思路新、具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鄉村振興青年帶頭人。

          近日,《瞭望》新聞周刊記者在天津十余個村鎮調研發現,這支“土”里長出來的鄉村干部生力軍,提升了農村基層黨建質量,拓展了鄉村振興發展視野,砸實了干部的農村工作經驗,有效提高了群眾對基層干部的認同度。

          “土”里長出鄉村帶頭人

          天津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,設立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制度的初衷,是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弱化和干部源頭培養難題。

          天津在2018年村“兩委”換屆中發現,干部平均年齡47.3歲,35歲以下的僅占16.7%。在記者調研的天津寶坻區史各莊鎮朱楊莊村,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到位前共有33名黨員,60歲以上的12名,30歲以下的僅有3人。

          “以前,村里‘三會一課’制度執行不規范,老黨員不會使用現代技術開展黨建工作?!?019年招錄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吳柏,現任朱楊莊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“一肩挑”。他回憶,當時一些村黨支部連會用電腦的人都沒有,更別說梳理最基本的黨建材料了。2018年天津市村“兩委”換屆時,干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僅占21.4%,村黨組織書記初中及以下學歷的比例超過26%。

          干部隊伍年齡偏大、知識結構老化,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、組織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受到影響。天津市下決心從源頭解決。2018年起,天津每年招錄1000名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,在穩步探索的基礎上逐步實現3500多個村莊制度全覆蓋。

          主要招錄條件有三:為實現農村干部隊伍年輕化,明確要求年齡為30周歲以下;為高質量開展黨建工作,報名者須為中共黨員;為提高農村干部帶領群眾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,要求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。

          為了能招來人更留住人,制度設計可謂誠意十足——薪酬待遇依照社區工作者標準,設有年度考核績效獎,繳納五險一金,外地來津的可獲得天津戶籍;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進入村黨組織班子,表現優秀的可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;到村工作一年后表現優秀的,可擔任村黨支部書記,被選聘為事業編制人員,有機會調任或招錄到上級黨政機關任職。

          隨著新鮮血液的補充,2021年天津市村“兩委”換屆后,班子成員的平均年齡比上屆降低3.7歲,其中村“一肩挑”平均年齡41.4歲,比上屆降低7.6歲;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達31.3%,年齡、學歷結構得到明顯優化。

          如今,持續招錄和培養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,已成為天津鄉村干部的重要來源,也為建設高素質公務員隊伍提供了人才儲備。

          2018年至今,天津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隊伍中已有1210人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“一肩挑”并成為事業編制人員,29人通過定向招錄成為公務員,128人通過換屆進入鄉鎮黨政領導班子,8人在市、區兩級黨政機關任副處級領導干部,3人擔任區屬事業單位副處級領導職務,26人擔任鄉鎮所屬事業單位正科級領導職務,9人榮獲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,特別是其中1人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,形成了“干好用好”的鮮明導向。

          “小毛孩”撐起新天地

          翻開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姜帥的工作日記可以看到,他把每家每戶的情況都詳細記錄其中,將村民們的各項訴求制成了臺賬。背靠山鄉,卻有著宏偉的抱負。已經擔任薊州區羅莊子鎮和平村“一肩挑”的他,指著村邊的一塊閑置坡地,向記者介紹未來幾年村莊的改造設想,眼神中充滿自信。

          記者調研發現,這些平均年齡不足26歲的“小毛孩”有學歷、有見識、有闖勁,給農村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和視野。

          在寧河區東棘坨鎮艾林莊村,曾任該村“一肩挑”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王美惠發現新品種西紅柿市場前景很好,就帶動農戶發展種植采摘。西紅柿成熟后的第一個清明假期,一個大棚平均每天收入8000元;

          在朱楊莊村,當地有種植蘿卜的傳統,但收入不高。29歲的吳柏聯系專家為村里推廣新品種、注冊新品牌,很快實現蘿卜產量和售價翻倍、農戶收入明顯增加;

          在寧河區豐臺鎮岳秀莊村,黨支部副書記王雅楠積極推行環境衛生積分制,搶救性挖掘當地皮影文化,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。

          稻蟹生態混養、網絡直播帶貨、農文旅融合……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給鄉村帶來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,一個個新思路引領村莊走上了發展新路。

          要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,必須消除宗族、派系、涉黑涉惡勢力等影響。天津招錄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不限于“本鄉本土”,而是放眼全國“淘金”。接受記者采訪的一些基層干部群眾表示,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敢于放開手腳,能夠做到“一碗水端平”,得到了群眾的信任。

          天津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,事實證明,這是一支可靠的后備力量。在2021年天津市村級組織換屆中,農村信訪量從2018年換屆的1199件降至180件,降幅約85%。2021年,天津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.8%,絕對值達到27955元,位居全國第四。

          基層實踐磨煉“硬能力”

          “他們是‘土’里長出來的,不是用‘營養液’喂出來的,歷經風雨考驗,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?!睂τ谶@支特殊的生力軍,天津市領導干部普遍這樣認為。

          幾年基層工作的磨煉,在這些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跡,在處理農村繁雜事務的過程中,初入社會的他們褪掉了身上的“驕嬌”二氣,磨煉出解決實際問題的“硬能力”。

          畢業于天津外國語大學的陳信羽,是個地道的城里孩子。如今,與記者一起在村里轉轉,不時有村民走上前打招呼、拉家常。她坦言,上任薊州區官莊鎮肘各莊村“一肩挑”后,她的內心經歷了艱難的蛻變過程。

          肘各莊村,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。然而隨著各種利益矛盾的涌現激化,富裕村成了上訪村。剛到村里時,一件接一件的撓頭事讓陳信羽難以招架,“那時每天一早開車到村頭,就忍不住停下來流淚,內心找不到方向?!?/p>

          日子在堅守中一天天過去,她發覺自己慢慢喜歡上了這個淳樸的村莊。經過幾個月的走訪梳理和艱苦細致的具體工作,她逐步化解了村里的歷史遺留問題,帶領鄉親發展特色山貨產業,肘各莊村逐漸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。

          “對于年輕干部來講,扎根基層、了解民情,不僅可以鍛造吃苦耐勞、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,而且能夠有效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,練就一身做群眾工作的過硬本領?!敝醒雸F校教師潘萌認為,天津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制度“一竿子插到底”,以農村沃土為大熔爐,避免出現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“三門干部”。

          寶坻區方家莊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王建國說,該鎮42個行政村中,已有19個實現了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擔任“一肩挑”。他們工作有激情,處事公道,敢于放開手腳。在這種氛圍帶動下,其他村干部因為不甘落后于“娃娃們”,工作積極性大大提升;鄉鎮干部也受到激勵,努力“比學趕超”。

          摸爬滾打提升“軟能力”

          從最基層干起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,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體會到農村、農業、農民的苦辣酸甜,對群眾的急難愁盼感同身受,對他們的所思所想更多了一份理解。與鄉里鄉親同吃同住同勞動,提高了這些年輕干部做群眾工作的“軟能力”。

          李廣丞告訴記者,起初,不少村民對他的到來議論紛紛:“一個外地來的娃能干啥?”當看到李廣丞沒日沒夜地為村里發展奔波,遇到村民家里有大事小情總是第一時間上門解決,村民們被感動了。

          選任為寧河區廉莊鎮西岳村“一肩挑”后,因與少數村民談不攏補償問題,村里的燃氣管道建設工期一再拖延。李廣丞挨門逐戶做工作,西岳村很快就在寧河區第一個完成了煤改氣工程。村里的主路年久失修,但由于占地問題久久不能開工。他積極與交通部門對接,又做村民們的思想工作,新街路終于開工。

          “一天晚上,我發現有人往我門縫下塞小紙條,上面寫著:孩子,每天睡覺前用熱毛巾敷敷眼睛。別太累了,村里人就是你的家人?!蹦且豢?,李廣丞的心頭有種說不出的溫暖。

          這些“毛孩子”的努力,村民們看在眼里、記在心上。寶坻區黃莊鎮小辛碼頭村村民李全海說,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來到村里后,建微信群活躍氣氛、搞鄉村游宣傳,村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,大家感到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。

          “這些干部扎根基層,對農村有更深的理解。跟老鄉們一起摸爬滾打,他們對群眾的感情更加深切。進入鄉鎮班子后,他們工作勤勉務實,心里時刻想著老百姓?!睂氎鎱^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振華說。

          多位專家和基層干部表示,這支經過農村基層一線歷練成長,懂農業、知農村、愛農民的干部隊伍,在以后的工作中,無論是制定涉農政策還是處理“三農”問題,都會更符合基層實際、更貼近群眾需求、更看重真抓實干。

          “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制度從招才引智入手,為鄉村振興吸納人才,從源頭上解了鄉村帶頭人緊缺的燃眉之急,是新時代推進‘三農’工作的一步好棋?!敝泄蔡旖蚴形h校黨建研究所研究員謝忠平說。

          受訪專家表示,天津市下轄3500多個村莊,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,既有農村總量不大、距離城市較近、財政保障較充足等特殊性,也面臨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共性任務。當地探索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制度的經驗,對于其他地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。

        【責任編輯: 金鑫 】
        010070090010000000000000011117531129295671
       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
        <strong id="pbi5h"><code id="pbi5h"></code></strong>
      2. <rp id="pbi5h"></rp>

      3. <dd id="pbi5h"></dd>

          <span id="pbi5h"></span>
        1. <rp id="pbi5h"></r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