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ong id="pbi5h"><code id="pbi5h"></code></strong>
  • <rp id="pbi5h"></rp>

  • <dd id="pbi5h"></dd>

      <span id="pbi5h"></span>
    1. <rp id="pbi5h"></rp>

      1. 新華網天津 > 正文
        2023 01/24 10:47:38來源: 新華網

        暢談|年畫里的中國

        2023-01-24 10:47:38    來源: 新華網
        字體:
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  年畫作為中國古老而珍貴的民間藝術之一,鮮明地表現出中國人的精神理想、生活愿望和審美取向。從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“盛世修典—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成果展”上展出的歲朝圖到楊柳青木版年畫,不僅僅是手藝人的技法,更是中華文明賡續至今的見證。讓我們在這些古樸的年畫中回望傳統習俗,感受穿越千載的美滿期許,品味傳統節日所凝聚的文化底蘊。

          一年之始,古人稱之為“歲朝”。歲朝時節,辭舊迎新,人們期待闔家團圓、福瑞連綿的美好愿景開啟。此時古人常以吉祥之語、吉祥之圖開筆,作歲朝圖,用水墨的方式留住時間流轉的美好。歲朝圖的表現圖式主要有歲朝清供、新年景象等。它不僅描繪春意盎然,表達新年的喜悅和祝福,更記錄著古人的傳統習俗。

          紙上乾坤大,畫里歲月長。每逢過年,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、墻上張貼漂亮的年畫,驅邪納祥、雅俗共賞。年畫,就是年的象征。

          楊柳青年畫屬于木版年畫,創作一幅年畫需要歷時三四個月,完成五道工序:出稿(構圖)、雕板、印刷、彩繪、裝裱,即通常說的勾、刻、印、繪、裱。楊柳青年畫是一門綜合藝術,每道工序都需要去精心學習、仔細體會。

          憨態可掬的“蓮年有余”,莊正威嚴的“門神”,活潑靈動的“缸魚”,經過非遺傳承人的堅守、傳承和創新,一幅幅年畫都“活”了起來,向人們傾訴自己與眾不同的身世,講述著一個個獨特的東方故事。

          小小的年畫里,不僅僅是手藝人的技法,更是中華文明賡續至今的見證。那些豐富的想像,古老的智慧,濃濃的煙火氣,寄寓中國人世世代代對美好生活的祝愿。也是新年吉祥如意的好兆頭?;蛟S這就是我們文化的價值與意義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出品人:孫志平

          監制:樊華

          制片人:韓珅、王志斌、董千齊

          統籌:袁震宇、商意盈、邵香云

          編導:劉暢、楊震男

          記者:劉暢、楊震男、許健、鄧浩然、劉潤芝

          包裝:夏勇

          藝術指導:任杰

          攝制:呂顯章、李明銳、孫偉航、單飛

          部分素材來源于天津西青區委宣傳部

         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

        【責任編輯: 馮娟 】
        010070090010000000000000011117521129309956
       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
        <strong id="pbi5h"><code id="pbi5h"></code></strong>
      2. <rp id="pbi5h"></rp>

      3. <dd id="pbi5h"></dd>

          <span id="pbi5h"></span>
        1. <rp id="pbi5h"></rp>